古语有云:
“天牢我以形,吾逸吾心以补之;天厄我以遇,吾亨吾道以通之。天且奈我何哉?”
【资料图】
人活着,势必要活出真实而强大的自我。
如此,哪怕老天困住了我的身体,但我内心可以做到自由自在;
就算上天让我遭遇诸多厄运,我也可以想方设法渡过难关。你看,上天还能奈我怎么样呢?
所以,人在追寻、挣扎之后,便能明白这一生当中,我们虽然生来平凡,却可以拥有平凡的美,即便时常失意受挫,亦能甘之如饴。
历经世事浮沉,看淡人事之后,或许我们就会变得沉稳,理性,洒脱,从容。
然后,像在《麦田里的守望者》里说的那样:
“记住该记住的,忘记该忘记的;改变能改变的,接受不能改变的。”
如此,接受生活的无常,悦纳人生的平凡,也最终学会了接纳自己,活出自得和从容。
接纳自己
《增广贤文》里有云:
“自重者然后人重,人轻者便是自轻。”
你会发现,一个人在现实里越是喜欢妄自菲薄,喜欢否定自己的话,非但别人越容易贬低你、嘲笑你,就连自己也会轻贱自己。
显然,一个人连自己都不自重,也不晓得好好善待自己的话,那别人怎么可能会重视于你?
这个世界本就如此,你越强大的时候,别人越怕你。你越卑微无能的事,谁都可以上来踩你两脚。
因此,人要学会走向独立,走向强大,而人能走向独立和强大的前提就是,你得先瞧得起自己,信任得过自己。
说到底,就是懂得,也敢于接纳自己。
古人有云:
“横逆困穷,能受其煅炼者,则身心交益;不受其煅炼者,则身心交损。”
人在审视自己的时候,毫无疑问会看到自己诸多的毛病和缺陷,但很多人看到这样的自己,就变得越来越不自信,甚至一度害怕被人发现,从而走到哪里,都抬不起头一样。
其实,当一个人意识到了,看到了自我的一些不足和缺陷的时候,恰恰是最容易弥补自己、修复自己、修正自己的时候。
在这种过程里,倘若我们敢于及时地冷静分析,清醒地改造,从困窘的局面里,不断地自我锻炼,积极地洗练自己,你会发现自己会成长得很快。
于是,面对各种不确定的人生,内心依旧不会慌张。
很喜欢蒋勋在《孤独六讲》里写的一段话:
“生命里第一个爱恋的对象应该是自己,写诗给自己,与自己对话,
在一个空间里安静下来,聆听自己的心跳与呼吸。
我相信,这个生命走出去时,不会慌张。”
的确,学会了解自己,成长自己,假以时日,当自己积累了足够多的学识、阅历、经验和智慧的时候,那么自己就已经变得越来越自信,越来越从容,最终也越来越懂得接纳自己,欣赏自己。
蒙田曾说过:
“世界上最伟大的事,是一个人懂得如何做自己的主人。”
深以为然,人这一生,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,从来就是自己。
很多人,之所以将日子过得越来越难熬,越来越焦虑,越来越绝望的原因,就在于他总是在给自己设定一些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,以及欺骗自己无论多么努力和奋斗,都改变不了命运的安排。
久而久之,整个人越来越暗自神伤,越来越喜欢顾影自怜,最终迷失了自我,变得彻底没有了自信,没有了希望,成为了随波逐流的平庸自卑。
网上有个问题:
“最难熬的那段日子,你是怎么走过来的?”
有人这样回答:“面对它,接受它,看清它,战胜它,跨过它。”
的确,如果一个人一旦遇到了问题就喜欢怨天尤人,自暴自弃的话,那么最终伤害只会回到自己身上,变得越来越喜欢否定自己、憎恨自己、自虐自己。
反之,努力挣脱自己给自己束缚着的成长的一层层枷锁,就像加缪在书里提到的那样:
“我不期待人生可以一直过得很顺利,但我希望碰到人生难关的时候,自己可以是它的对手。”
那么,当你变得越来越强大,越来越有能力和底气去面对人生难关,解决人生困局的时候,才能看到更为辽阔的风景,欣赏到人生更加美好的事物。
包容别人
古人常说:
“唯宽可以容人,唯厚可以载物。”
一个人,唯有先学会接纳自己,当自己的心胸变得辽阔,智慧变得高深,活得越来越从容和通透之后,才会有包容别人的智慧和心境。
其实,一个人在接纳了自己之后,会更加主动,也更加清醒地提升自己,尽可能地邂逅不一样的、一个强大的自己。
在追求的过程里,毫无疑问的是自身的技能、实力能得到加强,与此同时,道德方面也能上升到新的台阶里。
《菜根谭》中讲:
“地之秽者多生物,水之清者常无鱼,故君子当存含垢纳污之量。”
其中大意是,大地浑浊,可生万物,水若太清,鱼无处藏身。
因此,聪明人,格局大的人,应当要有一种容纳、包容的气量。
做人做事,先容自己,才能容人。
看到包容的智慧,看到包容的力量,一个人才能越走越远。
作家田维在《花田半亩》中写道:
“遗憾是常常的,孤独是常常的,生来是品尝苦味,生来便是看尽无常变幻。”
生活总有无常,人生总有遗憾,孤独前行也好,时有苦味也罢,包容多一点,生活就会顺一些。
如此,人心一旦宽大如海,心境一朝变得无量无边的话,包容的力量就出来了,人生就开始好起来了。
王阳明在《答友人》信中说:
“若夫闻誉而喜,闻毁而戚,则将惶惶于外,其何以为君子?”
意思是说,一个人,如果被人赞扬就高兴,被人诽谤就伤心,日子总是过得患得患失,又怎能成为真正的君子,过上一种真实而自洽的生活呢。
一个人格独立的人,一个思想成熟的人,往往是可以做到不以物喜,不以己悲的。
面对得失成败,自己的心胸早已足够辽阔得装得了它们的存在,即便反反复复,坎坎坷坷,内心依旧从容。
保持一种宽容的、包容的力量和智慧,我们才能在追求目标的过程里,不平白无故给自己制造焦虑,也不会无缘无故地纠缠他人。
如此,释然一些,淡然一些,静静地来,悄悄地走。
如此,面对人性复杂,生活无常,人生多变的时候,像《旅行的艺术》书中所写的那样:
“如果这个世界不公平,或者让人无法理解,那么壮阔的景致会提醒我们,世界本来就是如此,没什么可大惊小怪的。”
因为,自己早已做足了准备,内心也装了一束永不熄灭的灯光,面对坎坎坷坷、起起伏伏的人生,包容,接纳,毫不慌张。
接纳,一种最重要的修行
《无声告白》的扉页上,写着这样一句话:
“我们终其一生,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,找到真正的自己。”
要明白,任何人的一生,都不可能是完美的,任何人的生活,都不可能是圆满的。
就像季羡林先生说的:“不完满才是人生。”
所以,及时地认清这个世界,坦然地接受这种生活,然后释然地活出真实的态度,不断地修行、修炼、修复自己。
然后,即便面对各种各样的不如意、不顺心的事情,自己的内心依旧是平静的、包容的、淡定的。
再接着,慢慢地过好当下,静静地珍惜当下,也从容地接纳自己、包容别人,看淡看开看透。
就像作家晚睡说过一段很通透的话:
“人生总要经历各种失败。
走错方向,爱错人,选错路,都是常会发生的事情。
行到半程,爱到半生,才发现一切都是错误,而且是解决不了的错误。
这时候,打开锦囊,能看到“止损”两个字闪闪发光。
这一招,正是关键时刻用来救命的,是人生的大智慧。”
愿你余生,学会接纳自己,善意地包容别人,然后在一种平和、平稳、平静的心境里,活出平凡、真实而幸福的一生。
关键词:
上一篇:当前时讯:前天涯社区执行总编辑宋铮将“直播义卖筹款重启天涯”
下一篇:最后一页
-
人生后半程:接纳自己(精辟)2023-05-23
-
当前时讯:前天涯社区执行总编辑宋铮将“直播义卖筹款重启天涯”2023-05-23
-
全球最新:德班世乒赛:3位世界冠军惨遭淘汰,国乒大获全胜,连赢20场外战2023-05-23
-
杭州热电集团有限公司_关于杭州热电集团有限公司概略 当前速看2023-05-23